a red building with a blue roof and a tree in the background

中国不值得通过貶值人民幣來對抗川普關稅

2023年,中國進出口總值達 5.94 萬億美元,而中美貿易總額仅為 6071.1 億美元,占中國全年進出口總值的10.61%。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多為低利潤的民生必需品,美國幾乎沒有其他替代選項。因此,即便中美貿易因摩擦而中斷,受傷害最深的一定是美國。為區區10%且毫无利润的一点貿易額而犧牲人民幣的穩定性,既短視又不明智。

溫村老石

11/24/20241 min read

維持人民幣的穩定是一種更為明智且具有長遠利益的選擇。

面對川普政府的貿易關稅壓力,如何應對成為中國需要慎重考慮的重大議題。人民幣貶值,表面上看似一種增強出口競爭力的策略,但其帶來的副作用可能遠遠超出預期,不僅無法有效緩解貿易衝突,還可能對中國的經濟與國際地位造成多方面的不利影響。相反,維持人民幣的穩定是一種更為明智且具有長遠利益的選擇。

1. 人民幣貶值可能引發更廣泛的貿易衝突

人民幣貶值不僅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,還會導致人民幣對其他主要貨幣的貶值。這種匯率變動容易被國際社會視為“競爭性貶值”,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連鎖反應。

中國已因其商品充斥全球市場,與許多國家之間存在貿易摩擦。倘若透過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壓低出口商品價格,可能加劇這些國家的經濟不滿,甚至引發更多報復性措施。歐盟、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可能聯合對中國施壓,形成「集體圍剿」的局面,使中國從雙邊貿易戰升級至多邊經濟對抗。

2. 貶值雖利出口,卻損害進口與內需擴張

人民幣貶值確實能夠短期提升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,但其代價是大幅增加進口成本。中國在能源、高科技設備以及核心原料上的進口依賴度較高,人民幣貶值將削弱國內產業鏈的競爭力。此外,進口商品價格的上升會提高國內物價水平,影響居民的購買力,阻礙內需的擴張。

與其以短期手段刺激出口,中國更應專注於調整經濟結構,透過提升國內消費和增強產業附加價值來實現更永續的經濟成長。

3. 損害國際信心與開發中國家領導地位

人民幣貶值可能被外界解讀為經濟疲軟的訊號,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失去信心。尤其是在「一帶一路」倡議推進過程中,穩定的人民幣匯率對於贏得發展中國家的信任、推廣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。大幅貶值不僅會降低人民幣在國際結算和儲備中的吸引力,還可能削弱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的領導地位。

4. 削弱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策略目標

穩定的匯率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。貶值會讓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下降,增加國際資本的流出壓力。同時,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潛力也會因此受挫,減緩中國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角色提升。

5. 加劇國內債務風險

人民幣貶值將提高以外幣計價的債務成本,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發行的大量美元債務。償債壓力的增加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和財務狀況,並可能透過銀行體系傳導至整個金融體系,增加金融不穩定的風險。

6. 與經濟轉型目標背道而馳

中國正從出口驅動型經濟轉型為內需驅動經濟,人民幣貶值會增強傳統低端出口產業的競爭力,但同時也拖累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的進程。經濟轉型要求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,而人民幣貶值會讓企業繼續依賴低附加價值的出口模式,與此目標相反。

人民幣貶值看似是應對川普關稅的“速效藥”,但其副作用可能帶來更多難以控制的後果。中國應以穩健的經濟政策和匯率管理為基礎,透過深化改革、提昇科技競爭力、擴大內需來因應外部壓力,同時以多邊合作取代單邊對抗,推動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。

維持人民幣穩定,不僅是對抗貿易戰的長遠之策,更是中國經濟轉型和全球化策略的核心支柱。

如果從X無法完整打開博客站點,請使用Google ,百度或微信瀏覽器輸入網址:www.shiwei.ca

architectural photograph of lighted city sky
architectural photograph of lighted city sky